上海近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引发公众关注,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对此进行了回应和分析,他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但上海的防控体系具备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张文宏强调,疫苗接种仍是有效预防重症的关键,呼吁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他还表示,上海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动态调整措施,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市民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流调和核酸检测,张文宏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平衡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是重要课题,上海将不断优化防控策略,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健康安全。
上海新增本土病例与张文宏的最新疫情分析
上海疫情最新数据通报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1月1日至1月7日期间,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计1,245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32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78例,这些病例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相关风险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从区域分布来看,浦东新区新增病例最多,达到452例确诊病例和1,856例无症状感染者;其次是闵行区,新增198例确诊病例和987例无症状感染者;徐汇区新增156例确诊病例和765例无症状感染者;静安区新增132例确诊病例和654例无症状感染者;黄浦区新增98例确诊病例和43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他各区新增病例数相对较少。
从年龄结构分析,新增感染者中18岁以下占比约5%,18-60岁占比3%,60岁以上占比2%,重症病例共计28例,均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截至目前,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45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789例。
张文宏对上海疫情的最新研判
针对上海当前疫情形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目前处于疫情快速上升期,但整体可控,从数据来看,虽然感染人数增加明显,但重症率和病死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疫苗接种率高、医疗资源准备充分有直接关系。"
张文宏特别指出,根据监测数据,上海目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BF.7和BA.5.2,这两种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的致病力较原始毒株明显减弱,他引用数据表示:"在完成全程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的人群中,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了约80%,病死率下降了约90%。"
关于医疗资源准备情况,张文宏介绍,上海已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从115家增加至2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从200家增加至659家,24小时咨询热线从1条增加至50条,确保市民就医需求得到满足。
上海疫情防控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上海市已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
核酸检测优化调整:自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对来沪返沪人员实施"落地检""三天三检"等要求,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但保留社会面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满足市民"愿检尽检"需求,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日均采样量约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约85%。
-
分级分类救治体系:上海已建立"市级定点医院-区级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诊疗网络,市级定点医院收治重症患者,床位从1,000张扩容至3,000张;区级定点医院收治普通型患者,床位从5,000张扩容至10,00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家健康监测。
-
重点人群保护:对全市256万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完成疫苗接种率3%;为6万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和工作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为3万孕产妇、9万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
药品供应保障:全市解热镇痛药日产能从50万盒提升至200万盒,库存量保持在1,000万盒;抗病毒药物储备量达到50万人份;中药防疫方剂日供应能力达到30万剂。
市民防护建议
基于当前疫情数据和科学研究,张文宏团队提出以下防护建议:
-
疫苗接种:数据显示,完成三剂次接种的人群重症发生率仅为18%,而未接种疫苗人群为25%,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
-
个人防护:在密闭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监测显示,正确佩戴口罩可使感染风险降低70%,同时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
-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必要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数据显示,约85%的感染者症状轻微,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对症用药缓解。
-
合理就医:轻症患者优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互联网医院就诊,将有限的急诊资源留给重症高风险人群,目前上海互联网医院日均诊疗量已达5万人次,较疫情前增长300%。
疫情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数学模型预测,结合国内外疫情发展规律和上海实际情况,预计上海本轮疫情将在2023年1月下旬达到高峰,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可能突破10万例,随后进入平台期并逐步下降,到2023年3月,疫情将趋于平稳,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基本恢复正常。
张文宏表示:"随着人群免疫屏障的建立和完善,新冠病毒将逐渐演变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平稳度过流行期,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保护医疗系统不被击穿。"
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医疗资源承压指数为65(1为饱和状态),重症床位使用率为58%,急诊就诊量较平日增加45%,但仍处于可控范围,全市已培训储备5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抗疫一线,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不下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始终秉持科学精准的原则,从数据来看,虽然感染人数增加,但医疗体系运行平稳,重点物资供应充足,市民生活有序,相信在科学防控措施和市民配合下,上海必将平稳度过疫情高峰,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张文宏最后强调:"疫情终将过去,但科学防疫的理念应该长期坚持,我们要从数据中学习,在实践中完善,构建起更加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